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農業要振興,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和總局黨委確立的“一體兩翼”發展戰略,依托科技創新解決制約墾區農業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題,為墾區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撐,8月5日下午,北大荒馬鈴薯集團與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雙方就馬鈴薯新品種引進及選育、馬鈴薯雙減提質增效技術研究與示范、馬鈴薯脫毒種薯及小整薯低本繁育技術等內容在哈爾濱簽署了《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合作框架協議》。
雙方將本著產研融合、協同創新的原則,充分發揮科技優勢和資源優勢,建立項目合作有效機制,做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著力實施“北大荒農墾集團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圍繞墾區馬鈴薯生產及加工需求進行技術創新,促進企業提質增效和墾區現代農業的高質量發展。
根據墾區馬鈴薯生產、加工實際需求,農墾科學院方面負責針對產量和淀粉雙向提高難度大、高淀粉、早熟品種短缺適應性差等問題,積極引進優質馬鈴薯品種資源,并與華中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等院校合作開展高淀粉、早熟、加工型馬鈴薯品種的選育。同時,運用馬鈴薯雙減提質增效技術開展馬鈴薯肥料、農藥損失規律和肥、藥使用量及使用時間的研究,篩選新型肥料、農藥及控失劑,集成技術創新,達到減肥減藥不減產、節本增效的目的。農墾科學院還將通過開展馬鈴薯脫毒種薯及小整薯低本繁育技術研究,為墾區馬鈴薯生產提供優良種薯。
北大荒薯業方面將根據消費需要和生產實踐,提出馬鈴薯原料端的品質指標需求,為育種研發提出研究導向和研發需求,與農墾科學院共同進行專用品種研發。同時,積極發揮龍頭企業加工優勢和帶動作用,實現按需研發、按需生產、供需對稱。通過合作,構建專品種研發、專品種收獲、儲存、運輸、加工和銷售全過程原料專供體系和質量可追溯體系,確保原料均質性、產品穩定性,保證質量安全全過程可追溯,形成從馬鈴薯種薯研發、推廣、種植、加工轉化為全鏈條價值鏈的提升,實現優質專用種薯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從根本上提升馬鈴薯產業的競爭力。
為確保項目的有效實施,成立了由雙方主要領導、項目主持人和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項目協調領導小組,具體負責項目實施情況的檢查、考評、驗收,及時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確保項目有成果、有轉化、有推廣、有效益。與此同時,雙方還將在人才團隊、平臺基地、經費投入等方面給予優先保障和支持,加大科技資源投入,加強協同創新團隊建設,建立固定和行之有效的保障機制,共同推進項目實施。
黑公網安備 23010302000584號